什么是新生儿黄疸?
新生儿黄疽(neonatal jaundice)是指新生儿期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,超出了人体的代谢能力,引起体内胆红素水平升高,导致皮肤、巩膜及其他脏器黄染,是新生儿中最常见的临床症状。可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类,其中生理性基本可自行消退,病理性则需要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治疗。
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期常见症状之一,大约85%的足月儿及绝大多数早产儿在出生后1周内出现黄疸。黄疸加重出现高胆红素血症时需及时治疗,避免发生胆红素脑病。

1.生理性黄疸
通常在足月儿生后2-3天开始出现,5-7天达高峰,7-10天消退,早产儿会延迟至4周内消退,黄染程度不一,轻者仅限于面部,重者可累及躯干、四肢,若精神、反应、吃奶佳,无需特殊处理。
2.病理性黄疸
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疸。
足月儿TSB>220.6umol/L,早产儿>255umol/L。
血清直接胆红素>26umol/L。
TSB每天上升>85umol/L。
黄疸持续时间较长,超过2-4周,或进行性加重。

如何判断宝宝是否有黄疸?
黄疸首先出现在颜面部,表现为皮肤、黏膜和巩膜黄染。症状重时全身皮肤明显黄染,伴有嗜睡、拒奶、甚至肢体抽搐。新生儿出院后如果出现进行性加重或显著皮肤、巩膜黄染,需及时就医进行检查。
新生儿黄疸会自动退吗?
新生儿出生后的胆红素水平是一个动态变化过程,我们医务人员会结合宝宝的胎龄、日龄以及是否存在引起高胆红素血症的高危因素等,综合判断宝宝黄疸是否需要干预,非专业医务人员一般难以判断,一旦出现以下情况,需要及时就诊。
1.出现进行性加重或显著皮肤、巩膜黄染。
2.足月儿出现皮肤黄染2周,早产儿出现皮肤黄染4周仍未消退。
3.生后24小时内出现黄疽。
4.黄疸退而复现。
5.有贫血、粪便白陶土样、吸吮差、嗜睡等症状。
绝大部分的新生儿黄疸消退良好,但极少数病理性黄疸患儿,如果合并引起胆红素脑病(又称核黄疸)且未及时治疗,最严重可引起死亡。即使经治疗,也可能遗留牙釉质发育不良、手足徐动、听力障碍、眼球运动障碍等后遗症。
病理性黄疸如何进行干预呢?
光疗退黄简单、有效、安全。我们通常将宝宝置于光疗箱,利用波长425-475nm的蓝光对宝宝“晒太阳”退黄,在“晒太阳”时,我们会遮盖保护宝宝的眼睛、生殖器。除了光疗外,还有药物、换血、中药治疗等方法,但均需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供稿:新生儿科
编辑:院办
审核:李英强
|